第72章投其所好
其实嘉靖的话翻译成俗语,那就是我提拔你上位,你总该表示表示不是?
这就好比后世职场,上级提拔你,不一定非是看中你的能力,或许人只是希望通过提拔你,然后从你这里得到好处。
毕竟有些敛财的活儿,他是不好去干的,可是不干又敛不到财,那自然需要提拔一个下属去干了。
嘉靖一开始没这么想,可是后来花钱花得厉害,自然希望有的人能够自觉。
可这“有的人”里面包括的徐鹏举却始终没看透这层意思。
“请罪大可不必,朕刚才已经说了,若当真治你的罪,中军的三十万将士难免心寒。”
嘉靖不以为然的道。
“那陛下的意思是,这军饷便算了?”
徐邦宁也看得明白,既然不治自己的罪,意思就是不给钱了呗。
反正向嘉靖要钱的,能够要得到的,少之又少。
以前徐邦宁只是通过史料记载,对嘉靖玩弄心机颇为叹服,可是今日一见,一番交谈,绕来绕去才发现嘉靖老儿的心机是真的深沉,没有经历过的人绝对难以想像。
这才几句话?
原本徐邦宁还理直气壮,可现在居然变成了理屈词穷。
“算了?若当真算了,谁来保证中军不会再出现哗变之事?”
“臣明白了。”
徐邦宁躬身再拜。
“你明白什么了?”
“中军军饷事关重大,既已经出现振武营哗变一事,那军饷自然是要补上的。”
“只是这钱,不该陛下出,臣会告知家父,让家父另寻他法,还望陛下放心,中军必不会再出现哗变之事。”
说白了,钱是不可能给你的,但“哗变”这种事也是不能再出现的。
嘉靖打得一手好算盘,既不给钱还要当好人,反正吃亏的从来都是臣子,他可是向来不吃亏的。
“反应倒是极快。”
“你倒是说说,如何保证日后不会再有哗变之事?”
可一个魏国公世子的担保,看上去总有那么点不可信不是?
毕竟徐邦宁这个世子能不能嗣爵还是两回事,此时他的担保就好比是秋风里的落叶,最后能落在哪儿都不好说,怎么担保就一定会化作春泥更护花?
“陛下既未斥责家父废长立幼之事,想必已是默许臣嗣爵。”
“臣既然要嗣爵,日后也必然会接手中军,臣如此担保,可曾有错?”
徐邦宁直接把话说开了,毕竟这也不是可以遮掩的事。
今天徐邦宁的宗旨很简单,那就是绝对不让嘉靖亲口承认什么,因为嘉靖一向不背锅,所以要想让嘉靖亲口许诺承认什么,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与其如此惹恼嘉靖,还不如自己痛痛快快的一五一十的尽数道来,反而为自己争取一个先机。
“朕可什么都没说,你怎知朕就默许你嗣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