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跟钱小佳的约定,李安然自然不可能再继续闲上去。
大黄鱼到是好办,回头去黑龙潭弄一条就是了。
反正上次就打算弄一条,结果因为金银的问题给耽误了。
到是干鲍,现如今还在鱼池里泡着呢,根本没开始做。
好在赵飞不在,李安然使用起法术来自然就没了顾忌。
直接御水将已经用灵水养了几天的野生大黑鲍给卷到手中,用御金诀洗炼过的厨刀三下五除二就将鲍鱼肉给取了下来。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去掉内脏之后,接下来就是修剪裙边。
在这个过程中,鲍鱼不能破损,否则价值就会降低。
修剪鲍鱼的完裙边后,再洗刷鲍鱼的污黑物,并以盐水浸泡。
正常情况下,浸泡的过程需要最少一个晚上,但到了李安然这边,五分钟搞定。
浸泡完的鲍鱼还要下煮制,煮制的过程相当讲究。
鲍鱼刚下水时水温约20℃,其后不断加热,每增10℃便收火15分钟,让鲍鱼适应水温,直至80℃止,过程约需半小时。
这层层递进的加热方式,是引发塘心的关键。
因水温太高或过急,鲍鱼会变硬。
水温不够,又煮不熟鲍鱼,两者都无法做成塘心。
惟循序渐进、水温适中,煮成的鲍鱼色才金黄,外形像元宝,质地软滑柔韧。
再配合同样极为讲究的晒制过程,切开后才会有浓郁鲍香的溏心。
等鲍鱼煮好后,还要经过“过火”步骤,就是在炭火上烘焙至五成乾,减少当中的水分。
这步骤要讲火候精准,稍有过火溏心就形成不了。
但如果能够让火候恰到好处,就完全依靠制鲍师傅的经验了。
这也是为什么名定的干鲍要比普通的干鲍贵那么多的原因之一。
等鲍鱼过完火后,还要用针和绳将之串起再吊在竹架下晾晒,让鲍鱼收乾。
晾晒的过程也极为讲究,太阳过烈了不行,过弱了也不行。
而且鲍鱼也不能长期暴晒,否则会破坏鲍鱼质感。
一般情况下,都只是早上直晒,正午要用布遮着。
如果早上阳光太勐,则需要要以布来遮光。
晒场的师傅就是以炭烘和日晒这两个步骤来逼出鲍鱼的塘心,其中轻重拿捏,还是高度机密。
一只鲍鱼,按照这个流程走下来,正常情况下需要三个月,直到晾晒至九成干才能成为成品干鲍。
经过这么多环节的处理,鲍鱼的水分流失九成,重量大跌。
一般情况下10斤鲜鲍只能晒出1斤干鲍,这也是为什么干鲍那么贵的原因之一。
正常情况下,李安然炮制这只鲍鱼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架不住他开封啊。
煮制的环节有御水诀,过火与晾晒的环节则有御火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