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5章 先天地而生,血肉衍生,炼魂成神!(2 / 2)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首页

在这一刹那,云雾山上下的全部强者,都感觉到,自己似乎在那混沌气团正中,看见了一个存在。

但那个存在,介于有无之间,既像是先天地而生,又像是万物终末之源,甚至不能用模糊来形容,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形相。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一个无比神圣、无比尊崇的存在,说看见其实不准确,这根本就是一种冥冥中的预感。

就像是它对森罗万象的宣告,一切有情众生,只要身处其间,皆能心有所感。

于此同时,又有一阵道音,自冥冥中响起。

“无光无象,无音无声,无宗无祖,幽幽冥冥……”

紧接着,那个混沌气团中,终于出现一点先天灵昧,亦或说是神意,但比起出现,印月觉得倒不如说这一点神意,乃是从天外之天降临。

阴阳未变,恢漠太虚,无光无象,无形无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

太易,神之始而未见气也!

气流涌动,虽未成形,却象征那个先天地而生的存在,已经迈过了“有”、“无”之界,跨越“真”、“幻”之境,出现于此!

都有名无实,虽变有气,而未有形,是曰太初。

太初,气之始而未见形者也!

涌动气流凝聚,那是一尊模糊朦胧、不辨相貌的神明,气象衍化生变,这尊先天神明依然于空洞中沉睡,未见觉醒之态。

太始者,阴阳交合,混而为一,自一而生形,虽有形而未有质,是曰太始。

太始,形之始而未有质者也!

不知过了多久,这个象征天地之初的混沌空洞中,忽地出现了光亮,那尊先天神明虽仍然沉睡,却已然能够被清晰可感。

正因这一变化,云雾山上方的虚空,似乎都震了一震,颤了一颤,就像是一张柔韧的大网,忽地承受了强烈冲击,向中心凹陷。

正因这种坍缩现象,那尊先天神明更像是天地之中心,为万物之初始,极道之宗元。

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曰太素。

太素,质之始而未成体者也!

虚空中,道音再起: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弥纶无外,湛湛空成……”

万里气团倏然收缩,六千里、三千里、八百里、三百里、十里、三里……

到最后,唯有云雾山穹顶上,才悬有一方混沌世界,成浑天之状,如鸡子卵中之黄,如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

现如今,众人终于能够看见,在混沌世界之外,雷霆奔腾,正是雷劫之相,观其威势,就连印月亦无法靠近,俨然正是第八次雷劫!

混沌元气中,骤然升起一轮明月。

徐行的灵昧,亦寄托于这轮明月中,端坐于天地之外,静观这个混沌宇宙的演变,无念无想、无别有亲,只是默默体悟,并不施加任何干预。

这正是梦神机修成太初、太始之后,还要练成太上元神的原因,他需要这份太上忘情、居高临下的出离心境,来体察这一切。

但这种无情无义、绝心绝性的做法,也让他始终无法体会到先天五太的精义。

若不能融入其中,纵然推演出完整宇宙衍化过程,也只能借取其中意境,而不能真正化身为这片天地宇宙本身。

当然,梦神机的选择也不能说是错的,因为若是贸然融入,纵然能够得到亿万倍于之前的感悟,但也必然会失去自我,就此道化。

徐行却不愿如此作为,所以他将自己的一切,都投入了进去。

与梦神机这种观察者不同,徐行从踏上旅途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他全身心地投入,正因为他热爱。

热爱这自然万灵,一切有情众生,只因他们都是构成这个精彩宇宙的一份子,也是令徐行这段旅途熠熠生辉的因素之一。

若是将衍化先太五太的这个混沌世界视为熔炉,梦神机便是用太上忘情的心境,将自己牢牢地包裹起来,隔绝热力,观察火势变化,体悟其中道理。

徐行则是将自己化身成火,一种与炉火不同,却同样具备破坏力的火。

但看到头来,究竟是谁同化谁?!

混沌未分的世界中,黑暗笼罩一切,一个蒙昧灵识在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的转化中,逐渐萌发,积蓄着力量,感知周遭一切。

只是这无穷大的天地中,混沌实在太过强悍,将这灵识一次又一次地挫败,更是无孔不入,试图将之同化,令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可是在一片混沌中,却始终有一线月光,悬照而下,落在那灵识正中,令它不至于彻底陷入沉沦,却也无法真正挣脱出去,独立自主。

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冲击后,那灵识终于明白了这一点,忽地萌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情绪。

那是震怒,继而奋起!

但这一步迈出去,它在愤怒之外,又感受到了一种恐惧,那是来源于未知的恐惧。

它只是知道,若始终保持现状,那么它可能也无法独立出去,只能被这混沌牢牢束缚,可这一变,又会是如何景象,会不会比现在更坏?

愤怒、恐惧,两种情绪相互碰撞,迸溅出无数火,其中更滋生出种种信念,不甘、犹豫、无奈、委屈、悔恨、寂寞……

到最后,只听一声长啸。

啸声中,一切情绪就此消失。

唯有勇气!

唯有勇气!!

唯有勇气!!!

一道出乎太空之先,隐乎空洞之中,无象无形,无色无绪,无音无声的气机,自混沌中冲出,劈开一切,成了天地!

无论是印月这种造物主,还是敖鸾、龙魂这样的六次雷劫高手,亦或是任何一头大力金刚神猿,亦或是任何一头西山纯狐,在此刻都有同一个感触。

天上地下,唯有此光,真实不虚!

与这一道光比起来,他们的存在已不只是黯然失色,根本就是梦幻泡影,但凡略微触碰,就会坍塌崩毁,溃散于无形。

这道光带动着整个世界,直冲入雷云中,八次雷劫,一穿而过,天地意志贯入其中灵识,化为一段段经文,淌过心头。

“混洞之前,道气未显。于恍莽之中,有无形象天尊,谓无象可察也……

太初有道,神与道同……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直到此时,徐行才真正清醒过来,正视迎头劈落的第八次雷劫,心中更是泛起明悟。

——原来,这就是炼魂成神!

十二万九千六百个融入混沌元气的念头,这一次又重新组合起来,不断盘列,演变转化,好似辰宿列张、斗转星移。

被彻底分开的混沌元气中,那尊先天地而生,为天地根源、万道初始的神明,亦豁然开眼,目中流露出一片浓郁赤金,身形撑开,将这座新生世界融入体内,真正诞生!

神魂、肉身,彻底融为一体,窍穴小天地亦完成了重塑,也预示着徐行已迈过“一窍通百窍”境界!

以太上道秘法为引,模拟先天五太的变化,为自己塑造元神后,徐行的积累可谓丰厚到极限,渡过第八次雷劫后,亦没有丝毫虚弱。

经过这样的模拟后,现在的他,在生命本质上,已经近似上个世界那些由元气显化的帝君们,足以登上“玄妙无边方广世界”。

而人仙武道,又令徐行能够根据凝练完成的窍穴,重新凝聚成唯我真身,发挥出举世独尊、舍我其谁的无边霸道。

徐行矗立原地,细细体悟肉身变化。

他忽地一抖身子,又成了一团元气,只是其中亮着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光点,如旋转星云,彼此勾连、重迭,自成一片宇宙太虚之景。

自从得到玄天馆的武学,以及祖龙尸骸后,徐行对于人仙武道的认识又进一步,已经成功开辟出了九百九十九个窍穴,成就“血肉衍生”,亦或者说“元气衍生”境界。

只不过,对如今的他来说,无论是元气,亦或是肉身,都没有任何区别,只是祖炁的形、质、体、态等诸般属性的组合而已。

他只要需要以灵昧为宗旨,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成不同形态,便会产生不一样的反应和变化。

徐行更抬起头,望向雷云正中,那最神秘也最强大的九重雷劫圈子,其中隐藏着这个世界最本源的秘密。

只有参破这一切,才能成为元神纯阳、化雷为水的半阳神强者,有了冲击阳神,突破一元限制,化身中千世界的资格。

徐行知道,在“阳神世界”还有一位超越阳神境界,被誉为最接近彼岸的存在,正端坐于起源之地,俯瞰人世,等预言中的“易子”出世,完成与中古诸子的赌约。

这人正是上古圣皇之师,太古第一人,长生大帝。

他不确定,自己冲击九次雷劫,触摸此界根源的行为,会否引来这位长生大帝的注意。

所以徐行准备先回到云雾山,将全新力量尽数掌握,种种变化推演至圆融境界后,再来尝试渡过九次雷劫。

徐行正要回到妖神洞,心头却忽然一动,神念一转,已望见了洪易、涂山桑的现状。

五次雷劫的鬼仙,都有心血来潮之能,徐行如今的神通,岂止胜过五劫鬼仙千百倍,当然能时刻关注自家弟子,不虞洪玄机之流下黑手。

“虚无一,邀我一战?”

徐行对虚无一这个名字,自是印象深刻。

纵观整个阳神世界,唯有此人乃是专精武道,以自己的肉身,一路修行到粉碎真空境界,且从来不用任何法宝。

对徐行来说,这自然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对手。

更何况,虚无一代表的不只是他一个人,而是天外天从太古时代至今,积累下来的武道传承。

要知道,自从盘皇破空飞升,化为盘星以来,天外天的传承便不曾断代,薪火相传,武道发展之深广,不知道比大千世界强出去多少倍。

徐行若是能够得到,定然能够突破血肉衍生境界,跻身千变万化,甚至有了冲击粉碎真空的资格。(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