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十八、神仙女儿也愁嫁(2 / 2)育龙记:诸葛亮的前半生首页

诸葛亮不解地说:“愿闻其详。”

庞老先生不慌不忙的道出了那一段人间传奇:

“二十年前,这里曾经发生百年不遇的干旱,从五月端午一直到七月半,未下一滴雨。地里的庄稼,几乎全被干死。人们盼望下雨,纷纷到鹿门山去取雨。因鹿门山山腰有一个暴雨池,水质很好,且常年不断。到鹿门山取雨,就是凡去的人将暴雨池的水背回一点,不计多少。那一年因干旱太久,去取雨的人特别多,黄承彦也去了。年轻人喜欢登高,黄承彦爬上山顶,正在西望汉水景色。突然从不远处的山林中,传来姑娘们的嬉笑声。他循声望去,发现两个漂亮的姑娘正抱着一颗小枣树使劲的摇。树上有许多红枣,偏偏不往下落。偶尔掉下一两个,又滚进杂草,极其难找。黄承彦叫姑娘们让开,拔出宝剑,“咔嚓”两下,便将枣树砍倒。天干的野山枣,个虽不大,但是特别甜。黄承彦吃了一个觉得很好吃,便蹲下来和两位姑娘一起摘。他摘的枣也装进了姑娘们的小竹篮,引起了姑娘们的注意。黄承彦是有名的美男子,引来那位稍大一点姑娘的打探。听完黄承彦的自我介绍后,那位姑娘也将自己的情况介绍给黄承彦。原来,这两位姑娘是姐妹俩,东津老营人,姓蔡,姐姐叫红玉,年方二八;妹妹叫白玉,只有十四岁。就是这一次邂逅,二人一见钟情。回家后都请媒人,真巧,黄承彦请的是我,蔡红玉请的是你师娘。我到蔡家去提亲,无论好说歹说,红玉的爹爹蔡讽就是不答应。经过打听才知道原因。原来黄承彦的爹爹桂林太守黄紫龙,因娘去世,正告假在家守孝。一天他在酒馆喝酒,酒至半酣,有人问他说张温这人怎么样?黄紫龙说张温没本事,只会迎风拍马。张温是蔡讽的妹夫。蔡讽听到这话以后,便对黄紫龙耿耿于怀。所以,现在他坚决不答应这门亲事。偏偏两家的孩子都不死心,黄紫龙没有办法,便上门向蔡讽赔礼,说是酒后失言。蔡讽原谅了黄紫龙,是年秋,黄承彦便和蔡红玉结了婚。第二年便产一子,名唤黄珅。第三年又产一女,就是阿丑黄月英。当月英三个月时,黄紫龙守孝期满。正准备赴任时,突然接到灵帝一道圣旨,说黄紫龙忤逆朝廷大员,将其削职为民。分明是张温所为,黄紫龙却将满腔怒火发泄在儿媳身上。他逼迫儿子休妻,黄承彦是个孝子,只好像焦仲卿那样将蔡红玉遣回娘家。红玉离开黄家后,儿子和女儿成天闹着要妈妈。黄承彦每天下午挑着儿女到河边去看妈妈,蔡红玉在东岸搭起一个高台,每天登台看儿女。人们将此台叫望子台,又叫望夫台。这样的日子,整整过了两年。黄紫龙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被削职以后,闭门不出,两年后便郁郁而终。爹爹死后,黄承彦接回妻子,一家人重新团聚。据此,杨凤山煞费心机,编纂出《黄郎和织女的故事》,拿来叫我看,我只改了一个字,将黄郎改成了牛郎。”

诸葛亮听得聚精会神,听完故事后感叹道:“原来神话故事也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活生生的生活现实。”

庞德公接着自己的话说:“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有两个目的。一是想告诉你,他们的孩子会丑吗?不仅不丑,而且很美。黄月英之所以叫黄阿丑,是因为她的哥哥夭折以后,爹娘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女儿身上。爹娘一有空就逗女儿,女儿很乖,喜欢做出许多丑动作来反逗爹娘。黄阿丑因此而得名。现在在说她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被称为襄阳四美之首。何为四美?指的是刘表的次女刘怀玉,蒯越的女儿蒯秋月,蔡瑁的长女蔡丽君,加上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若论美女,美到一定程度,其实高下难分,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人眼里出西施罢了。襄阳人为什么一直要说黄月英是四美之首呢?这里不是完全指她的貌,而是说她非常有才。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第二个目的:黄月英比她娘当年还要神气。你来襄阳已经三年多了,因为我经常到黄承彦家中谈论你,黄月英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三年多来,你学什么,她也学什么。你的目的是治国安邦,她的目的是想成为你的妻子。她暗恋你三年多,用心何其良苦?时下,听说你正在找女朋友,她便催爹娘向你求婚。爹娘碍于人熟,羞于启齿。惹得女儿生气发誓:‘非诸葛亮不嫁!’你黄叔叔和蔡阿姨被逼的没办法,今天便来找我。现在,他俩正坐在我家中。该我说的我已经讲完,何去何从,现在你进去向他们交待。”

诸葛亮跟着先生来到堂间,黄承彦夫妇慌忙起身,男的搬座,女的沏茶,非常热情。庞老先生递来一个眼色,黄承彦会意,便单刀直入地说:“诸葛亮,我的来意你可能已经清楚,你是否看得中我家阿丑,不要碍于我的情面,实话实说,跟我交个底。”

诸葛亮果断地说:“月英的情况先生已经向我介绍得一清二楚,她才貌双全,是我诸葛亮的不二人选。你们两老回家以后就对女儿说,诸葛亮非黄月英不娶!”

面对这么漂亮的小伙子,话又说得这么好,黄承彦夫妇激动的热泪盈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