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随流水,烈日追炙风。转眼就到了来年六月底,东北广袤的大地一片生机勃勃,作物盎然,待过两个月,将会果实累累,满原金黄。曾经的蛮荒之地,正在变成令人羡慕的粮仓。
这日,情报处长白苏略蹙眉头来报:“小姐,我自一年半前,就从各地得到一个奇怪的消息。我思来想去,可能和小姐有莫大的关系,所以还是向你汇报一下为好。”
卫照临闻言,放下手中的文书,抬首看向白苏,有点茫然,轻声问道“哦,和我有关系?说来听听。”
白苏利落回道:“那就是从各地陆续接到举办诗词大会和悬赏求医治病的消息。而这两点正是小姐的强项,且为人所知。我猜测是有人在找小姐。”
卫照临细细一品,还真有这种可能。白苏经过这么多年的锤炼,也成了情报高手,思维逻辑和分析推理能力更是节节高升,人真是要经过历练才能成长。卫照临心感甚慰,于是笑问道:“那你说说是哪些地方出现诗词评比和悬赏求医的?”
白苏拿出一张纸,边观边道:“小姐,这两事出现在洛阳、兖州、清河、冀州、幽州以及瀛州一带。我把这些地点进行了综合分析,那就是这些地方小姐都去过,且不是赋诗作词,就是治病救人。先前我也没在意,但后来此类的消息越来越多,我就觉得不对劲,于是把消息进行了规整处理,就看出了一些门道,那就是有人试图通过这些活动找到你。”
卫照临目不转睛,心中有思,遂问道:“白苏,那你说是谁在找我?”白苏杏目稍凝,看着卫照临,忽然嬉笑道:“应该是李公子吧。除了他,我实在想不出第二个人。有好几个地方都是你和李公子同时出现的。”
卫照临思索着白苏的话语,觉得有几分道理,又觉得不可能,这不是李邦的做事风格,但谁又说得准呢。于是也不再多想,笑着道:“分析的不错,推理得也很合理,再收集些消息,半个月后向我汇报。”白苏答是离去。
两年多都没李邦的消息了,孩子李明泽都一岁了。这期间,卫照临一直忙着平定东北各部,后又生孩子,再是建设东北,忙时四脚朝天,忙后倒头就睡,真是几乎忘记了李邦,只是有时看着李明泽那张可爱活泼、虎头虎脑的小脸,才悠悠思起李邦俊朗的面容。卫照临静静想着白苏说的事。
半个月后,白苏又来禀报,说是各地仍有诗词及寻医活动。卫照临不再犹豫,立即让白苏着陈庆之、斛律光、高昂、杨大眼及韦孝宽五日后前来商事。
五日后,陈庆之、白檀等几人前来,他们也不知何事,以为卫照临一下子召集这么多人,又要有什么大动作。
卫照临示意,白苏把所有情况都讲了一遍。卫照临不语,众人茫然。卫照临一看场面,瞧了眼陈庆之,启口道:“子云兄,你怎么看?”
陈庆之面色平静,缓缓道:“应该是有人在找小姐。”众人一听,皆点头附是。
卫照临也点点头,慢慢问道:“那这个人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