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下去,设立屯田司,专责屯田事宜!”曹操的声音在田野间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荀彧四人精神一振,躬身应诺。
他们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一道道命令自曹操口中发出,如同雷霆般迅速传遍各地。
屯田司迅速组建,经验丰富的官员被任命为屯田都尉,奔赴各地开展工作。
曹操深知,屯田政策的成功与否,官员的廉洁奉公至关重要。
他严令彻查贪污腐败,对任何胆敢从中作梗者,严惩不贷。
为了鼓励百姓积极参与屯田,曹操不顾路途颠簸,亲自前往各地视察。
他深入田间地头,与百姓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当他看到百姓们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鼓励百姓们开垦荒地,并承诺给予相应的奖励。
“兴修水利,刻不容缓!”曹操站在新修的灌溉渠前,看着清澈的渠水缓缓流淌,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
他下令各地兴修水利,确保农田灌溉,提高粮食产量。
在曹操的积极治理下,屯田政策取得了显着成效。
大片大片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金黄的麦浪翻滚,丰收的景象随处可见。
粮仓里堆满了粮食,解决了军队的粮草问题,也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感激曹操的恩德,纷纷称赞他是明君。
曹操看着这繁荣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自豪。
他知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为百姓们带来了幸福,也为国家带来了希望。
“主公,”荀彧上前一步,语气恭敬,“如今屯田功成,北方已渐安定,不知主公有何打算?”曹操目光深邃,望着远方,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传令下去,召集众将议事……”
秋风送爽,田野里金黄的麦浪翻滚,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
饱满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欢庆丰收的喜悦。
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的麦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曹操站在高台上,眺望着这片丰饶的土地,心中豪情万丈。
远处,农民们正忙着收割麦子,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歌声此起彼伏,在田野间回荡。
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般在空中飘荡。
曹操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片土地的活力与生机。
他想起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民不聊生。
如今,在他的治理下,这里变成了粮仓,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日益强盛。
“好一片丰收景象!”曹操忍不住赞叹道,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他转身看向身后的谋士们,眼中闪烁着精光,“诸位,如今屯田功成,北方已渐安定,我欲南征,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曹操话音刚落,谋士们纷纷抬起头,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
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氛,众人的表情各异,有的若有所思,有的面露担忧,有的则跃跃欲试。
“主公……”
荀彧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臣以为此时不宜南征。” 他眉间深锁,语气沉重,与丰收景象格格不入,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心头。
曹操闻言,浓眉一蹙,目光如炬,落在了荀彧身上。
荀彧不避不闪,直视曹操,继续说道:“荆州虽新定,然王厚掌控人心,其部曲皆是百战精锐,非轻易可破。况江东孙权,亦非等闲之辈,其雄踞江东,窥伺中原已久。主公若此时南征,恐腹背受敌,得不偿失啊!”他语气坚定,字字铿锵,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般敲击在曹操的心头。
曹操负手而立,来回踱步,目光闪烁不定。
他剑眉紧锁,深邃的眸子中,思绪翻涌如潮。
荀彧的话,如同一记警钟,在他心中敲响。
他深知荀彧所言非虚,荆州和江东,如同两头猛虎,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
若是贸然出兵,后果不堪设想。
“文若之言,甚是有理。”良久,曹操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无奈。
丰收的喜悦,被他心中的担忧冲淡了几分。
他再次望向远方,目光深邃,仿佛要看穿那层层迷雾,洞悉未来的局势。
“荆州、江东……”他喃喃自语,语气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主公……”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默。
贾诩向前一步,略微佝偻的身躯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深沉。
他那双平日里总是眯缝着的眼睛,此刻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能洞穿人心。
“主公,王厚此人,确有经天纬地之才,然其出身微末,能有今日之成就,实赖主公之恩。”
他顿了顿,仿佛要让自己的话语更加具有说服力。
“臣以为,王厚虽据荆州,但其对主公的忠诚,未必尽失。”
此言一出,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瞬。
田野间微风拂过,带来阵阵稻香,却也吹不散众人心中的疑虑。
毕竟,王厚反叛之事,历历在目,说他仍对曹操忠诚,实在难以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