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8章 论事反思,事业开启新征程(2 / 2)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首页

然后俩人在那算账,要卖多少蛋黄酥才能用一个月时间赚到一百二十两。

不过宋家的点心在府城已经小有名气了,去年由宋家酒楼和食谱兼做,吸引了不少顾客,那群人听说今年要开专门的铺子,都已经提前打好招呼到时候来预定点心。

而因为这个事,府城其他几家老字号的点心铺子还在私下几大掌柜亲自登门找了上来,他们都怕宋家点心铺子一开,自己家的生意会遭到打击,毕竟宋家酒楼里出的点心,那样式和种类以及口感,都不是他们一天两天就能赶上的。

尤其那个蛋黄酥,在府城火了一段时候后,几家也不是没买回来偷偷尝试复制,可研究来研究去,成品吃起来就是跟宋家的不一样。

他们也想花重金从宋家买方子,不过宋家酒楼的掌柜说了,这方子在东家手里,就连做蛋黄酥的师傅都不在府城,他们就是想赚这个钱也没法做主。

对于东家,府城几家老字号的掌柜也是略有耳闻,但是这个点心师傅,他们就完全摸不到边了。

于是几家人只能干坐着,时不时看着走出宋家酒楼和食铺的客人拎着各式各样的点心,只能干瞪眼看宋家赚钱。

刘小冬竟然不知道她的蛋黄酥在府城这么走俏,连老字号都眼馋上了。

她可是一直想去参观一下老字号的点心呢,毕竟她做的点心,只能算做是业余中的业余,能受欢迎的很大程度一是稀奇,二还是稀奇。

毕竟没人卖蛋黄酥啊。

后面的什么红豆绿豆酥,焦糖核桃酥,焦糖枣糕等等,不过是糖放的多,大家才疯狂爱上而已。

这个时代,糖可是稀缺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战略物资,做点心敢放大量糖的估计全大周也就刘小冬一个了。

也因为糖贵,刘小冬才想要找甘蔗,又问了宋若梅要了甜菜根。

而且还想做白糖,虽然失败了,但好歹尝试了一下。

一想到白糖,刘小冬就想知道,这提纯白糖的方法给了义母,听说朔阳宋家拿了一份,另一份,宋老太爷献给了皇帝,这算算日子也好几个月了,也不知道他们做出来白糖没有。

她可太想要白糖了,去年杜冬云生辰前她就想做奶油蛋糕的,但是苦于没有白糖,最后做了几款焦糖类点心。

这要是白糖出来了,她要第一个用来做个奶油蛋糕,她可太想这口了。

还要做各类烘烤类面食,到时候,宋家点心铺子,就可以上新更多的蛋糕了。

想想就很开心,那到时候她不就要赚得盆满钵满了嘛。

白糖的事还没个影子,宋若梅便说起了点心师傅的事。

这几个点心师傅都是宋若梅从朔阳老家找过来的,都是宋家人,去年跟着送东西的宋家商队一块来的,在府城学了一段时间,目前是刘小冬给出去的所有点心基本都学会了,甚至有两个人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研发出了两类点心。

刘小冬在跟杜冬云筹备点心铺子的时候就说过,点心铺子最重要的人就是点心师傅,所以找人要靠谱,用人要舍得,除了正常的报酬之外,还要设立奖励,尤其是对于能自己研发新品类的点心师傅,那就要多多奖励。

跟员工别说太多大话,给钱就是最好的方法,只要他有本事,你钱给得又多,不愁事业做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