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后世(2)(1 / 2)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首页

忙碌了一天的江华躺在沙发上,有关鸿启帝的栏目开播了,江华坐直,这就要根据文献资料分析了。

把声音略微调大了一点,便目不转睛的盯着节目。

“今天我们说回鸿启帝,为了前面的一些朋友没看,我们在大概讲一下”看着教授慢慢悠悠的,还有回顾前情,有些无奈,这是又在水时间吗。

“鸿启帝姜珩,文德四十年生人,同年,母孝昭皇后薨世,文德帝亲自抚养长大。文德四十八年,文德帝病重,下旨让年仅八岁的鸿启帝登基。”看着和书上一模一样的话,江华有些无趣。

“今天我们讨论的命题是,鸿启帝的登基之谜”江华来了兴趣,他也一直在猜测这件事,却没有资料佐证。

“根据起居注记载,文德帝在去世之前曾和鸿启帝单独待了许久,后再也未进入。文德帝下旨封简亲王为摄政王,最后一面见的也是摄政王。

有许多人说是简亲王害了文德帝,毕竟当时他的兵马已经围了整个祈安殿,只等文德帝驾崩,他便可以以长子的身份登基,或许简亲王也没料到文德帝会在活着的时候下旨让鸿启帝登基,外面的兵马也迅速被控制,只是不知道控制兵马的是谁的人。”

“文德帝葬礼,简亲王也只待了两个时辰,甚至都没跪,朝臣也碍于他的身份,没有提过这件事,由此可以看出简亲王和文德帝关系并不好,要不然也不会多次送他去战场。

野史曾写简亲王在文德帝活着的时候,就有造反之意,只是文德帝死的太快了。按照野史的说法,简亲王并没有想到文德帝会突然病重,所以简亲王杀害文德帝的概率小一点,但这也只是野史。”

“文德帝才堪堪四十八岁,四十时还和孝昭皇后有了鸿启帝,说明其身体并不差,也没有记载他有什么疾病缠身 。

文献记载,文德帝在孝昭皇后去世后郁郁寡欢,也有可能是郁结于心,还费心教导鸿启帝便耗尽了精力。总之,文德帝的死亡存疑,或许打开鸿启帝以及简亲王的墓便能解释一切了。”

文德帝死之前为鸿启帝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一个摄政王,一个摄政太后,四个辅政大臣中的镇南王,甚至全权掌握军务大权

谁也不知道文德帝留下他们,又给予每人那么大的权利,是想干什么,他就那么确信鸿启帝能平衡这些势力?他就不害怕这个江山改姓吗。江华看着这几个人的名字思索着。

“史记记载,鸿启帝第一日上朝,简亲王势力拒不行礼,摄政太后萧氏之父,称太后万岁,镇南王及其他辅政大臣愤然指责,萧氏碍于镇南王掌军务大权,没有轻易开口。

萧家,摄政王,辅政大臣三者自顾自的争夺自己的话语权,年幼的鸿启帝未能插一句话,朝会结束,所有人离去。”

“起居注记载,鸿启帝登基数日未睡好觉,看《周帝波澜壮阔的一生》大怒,烧掉,这本书也成了鸿启朝的禁书。”

江华笑了笑,拿过自己买的那本书,翻开书第一句就是“化成2年,年仅8岁的化成帝在殿内被杀,化成帝之兄周帝登基”

怪不得鸿启帝睡不着呢,但凡化成帝不是8岁,鸿启帝都没有这么害怕,不过,鸿启帝刚登基这么胆小,真的会弑君吗。

“简亲王多日未入朝,鸿启帝与萧家矛盾更加剧烈。

鸿启元年,江南水患,无人上报,死伤无数,宿淮县县丞安北拼死送信,帝急召左丞相入宫

次日,鸿启帝提起此事,萧家拒不认,简亲王出言,摄政太后消息闭塞的话,可以让自己一人摄政,自此,萧家与简亲王撕破脸皮”

“江南水患,瘟疫横行,摄政太后萧氏之弟萧盈作为知府,不管百姓安危,自己逃离。太后毫不作为,趁机敛财。

鸿启帝紧急派人赶往江南治理水患,治疗瘟疫。许镇南王先斩后奏之权,右丞相江予奉旨押送粮食。”

这些内容书上都写过了,江华感到无趣,继续看着自己的书。

鸿启帝派了不少人去了江南,西北又乱了起来,想趁新帝登基,江南水患打入京中。镇南王在江南赶不回来,鸿启帝能用的只有简亲王一人可用,也不知道鸿启帝是怎么说服简亲王带兵平叛西北战乱的,两人的关系也是从此时变得不那么剑拔弩张了。

所有军队简亲王可以全权调动,镇南王又掌军务大权,此时的鸿启帝就是无根的浮萍,西北战争整整打了五年。

根据起居注记载,鸿启帝因手中没有兵权,每日小心翼翼,身体愈发消瘦,人也郁郁寡欢。没有简亲王的平衡,萧家更是猖狂,公然买官卖爵,贪污大量钱财,甚至有招兵买马之意,鸿启帝只能忍气吞声,镇南王是他最后的底牌。

江华放下书,电视上又开始分析前段时间挖掘的信息。

“元宸皇贵妃许氏,鸿启六年五月入宫,鸿启七年七月初一,薨。史书上只写了这一句,但根据前不久得到的文献,里面有另一段记载。”

江华把电视声音调大了一点。

“元贤宸皇贵妃许氏,鸿启六年五月入宫为贤贵妃,居住永乐宫,长安殿。永乐宫奢华无比,皇后宜妃艳羡不已。许氏与帝恩爱异常,帝甚喜之,两人以夫妻相称。许氏身体虚弱,帝怜之,免其跪安之礼。许氏极喜花,帝在全国各地搜罗珍贵花卉,搏许氏一笑。鸿启七年七月初一,帝万寿节。同日,贵妃病重,帝大悲,抱其尸体大哭不止,甚至想为其戴孝,简亲王姜瑜以命求帝,帝大怒,有斩杀简亲王之意。七月初一酉时,元贤宸皇贵妃薨,帝上谥号元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