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科举(1 / 2)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首页

刚下朝姜瑜就跟在姜珩屁股后面“大哥,你不饿吗”姜瑜拍拍他的肩“咱俩谁跟谁啊,我吃你一顿怎么了,你又吃不完”姜珩被姜瑜搞得无语“传膳”

姜瑜刚跟进来,就把予安江华赶出去了“五弟,那姓赵的不会是许氏转世吧,咱们两个都没这么像吧”姜瑜开口,对比着两人的容貌“只是那赵氏还是缺了点什么,终究不是贵女”姜珩拿起茶“许氏死的那天,有个人跑出去了,还是许氏的贴身宫女”“不可能,我数过人头,这次绝对不会错”姜瑜想起他放走了萧则就来气。

“我们只是数了人头,没对脸,随便找个宫女就能替她顶了那人头,她知道我杀了许氏,只能逃,看我们把这件事放了下来,才想办法为许氏报仇,赵氏只不过和许氏眉眼处有几分相像,而她了解许氏,妆容,神态,都偏向许氏的样子,甚至让她学了许氏所擅长的琵琶。

她在赌,赌朕心里还有没有许氏,毕竟我们也曾恩爱过,只要我想起和许氏的从前,宠爱赵氏,她的计划就成了,赵氏体内有毒,只要我让她侍寝,毒素就会进入我的身体。”

姜瑜皱眉“这一切赵家知道吗”姜珩摇摇头“她只告诉了赵家,她是服侍过元宸皇贵妃的,有办法让他女儿受宠,赵家当然开心,他在这个位置多年,一直没有升迁的机会,而女儿受宠他的官途平步青云啊”“她不能留,赵家也不能留”姜瑜听到她竟然想害姜珩的时候就有些生气了,姜珩为什么杀许氏,她心里没数吗

“赵氏”姜珩敲着桌子思索着“宓嫔-阮清允是个不错的选择,她最近和阮氏主支那边经常联系”“阮宗的女儿?那阮宗…”姜珩打断他“阮宗是个聪明人,只是让我留他女儿一条命而已”姜瑜冷哼“他倒是会揣摩帝心”姜珩喝着茶“上次我杀人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看出来我在和阮家打擂台了”

“他这么聪明,可惜女儿是个扶不起的”姜珩轻笑“他不止一个女儿,他还在考虑要不要来找我的时候,是他小女儿给他分析了利弊,他才敢来”姜瑜喝着茶,吊儿郎当的“要不是小女儿才十三,不然送进来的就会是小女儿”姜珩也认可。

“如今科举到哪一步了?”姜珩示意江华再去给他倒杯茶“已经到会试了,江予最近忙的很,都很久没跟他说上话了,一月后就是殿试了,你准备好策问了吗”姜珩拿过茶“朕所与共治天下者,官也。今官习不端,欲速见小。兹欲正官习以复道,何术而可?”

“你这不是逼着他们和这些朝臣对打吗”姜瑜看似替他们打抱不平,实则很认可姜珩的做法,科举出来的人必须得忠于皇上,而不是又成为朝廷的蛀虫,尤其是前三甲。

殿试当天,考生看到考题,也明白了什么,但是这个题的答案太难出彩了,怎么写能让皇上满意?

姜珩殿试一半的时候才去,江予在上面看着,姜珩也没让他请安打扰这些人。走到一考生背后,听到有脚步声,也不敢抬头,钦差大臣在上面,现在他背后的只能是皇上,强装着镇定,迅速调整呼吸,继续写着。

陛下亲与群臣论道讲学,以示典范,使官心慕正道,而耻于邪僻之行。看到这话姜珩来了兴趣,站了一会便去看其他人的了,他可不想打扰到他。

全部结束考生有些紧张的站起来,这是鸿启年间第一次科举,他们等这场科举等了很久,唯一可以改变门楣的机会了,皇上现在需要人才,这次科举中了一定会得到皇上重用,三年后的科举,皇上可能就不需要这么多人才了。

姜珩抬眼看到大家紧张的出门,又看着遮着名字的纸笑了笑, 认真的看起了每人的答案,边看边点头,心中已经有了评判。

和江予在每个人的试卷上写上评语,以及排名。

把前三名的放在一起,在考虑如何排名,先让江予去放榜了,他再仔细斟酌斟酌。姜珩拿起前三甲的试卷,反复对比,心中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将那位写出“陛下亲与群臣论道讲学,以示典范,使官心慕正道,而耻于邪僻之行。”的试卷列为榜首因其不仅洞察时势且言辞诚恳,彰显治国理政之才。其余二人虽各有千秋,然相较之下,略显逊色。姜珩深知,选拔贤能,方能稳固朝纲,遂决意擢其为状元,以示朝廷求贤若渴之意。

江予归来,见姜珩已定状元,便问其余二人如何安排。

姜珩沉吟片刻,答道:“其二人文采斐然,见解独到,宜分列榜眼、探花。然需观其日后表现,再定重用与否。”姜珩放下试卷“传他们吧”

三名考生依次进殿,姜珩饶有兴趣的看着写出那句话的人“谁是温落”温落有些紧张,不是状元就是榜眼“草民温落参见皇上”姜珩看着他笑了笑“你那句,陛下亲与群臣论道讲学,以示典范,使官心慕正道,而耻于邪僻之行,写的甚好,是为状元!”

温落闻言都愣住了,他中了,是状元。旁边的人推了推他“谢恩啊”温落才如梦清醒,喜极而泣“草民叩谢皇上”看到他不值钱的样子,姜珩有些无奈,又看了剩下两个人,有个男孩倒是唇红齿白,小小年纪就高中,姜珩走下“今年刚到弱冠之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