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了看陈忠的资料,他要是拒绝了,谁代替他呢,叹了口气,展开书信已然是他拒绝的言语,心中难免失落,但也没办法,他能理解陈忠的想法,没几年好活的了,就想平平安安的,不掺和这些事,听说他这几年一直当夫子,教孩子们读书写字,日子过得清贫却安宁,前两年开科举,他因在朝堂待过,对试题不说了如指掌,却也颇有见解,大概猜出了七八分,学生们得益匪浅,纷纷中了秀才、举人,他名声渐响,或许他有推荐的人选。
又拿起纸笔书写了起来,想让他推荐一二良才,朝堂的发展和太子的培养都离不开贤能之才“让前两年科举的所有进士准备一下,朕要考校他们”太子太师他们是担不上的,看看其他的,或许有可用之才。
众多进士也不知道这突如其来的考校是何用意,心中忐忑不安,朝中也没有任何人有消息,都不知道具体考什么,只能暗中揣摩,各自复习经史子集。
人数之多,姜珩干脆让他们又坐回之前科举的殿里。儒家经典是治国之本,姜珩深知此理,遂亲自命题,以《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题,意在考察其心性才学。写完也没看,让全部赶到校场,兵部的人挪开地方,拿起旁边的弓箭,射出三箭,箭无虚发“十人一组的队伍依次上前,每人三箭,予安,江华在旁边记分”
姜珩的话一出,一些人更紧张了,武试他们虽然过了,但是却多是勉强应付,未曾精研,突然比射箭干什么,心中疑惑却不敢多言,只能硬着头皮上场,弓弦紧绷,箭矢离弦,有的稳稳命中靶心,有的却偏出甚远。姜珩让人拉出了几个笼子,上面盖上了布,刚射完的人面面相觑,不知何意。
掀开帘子全是飞禽,姜瑜凑了过来,小声说道“这么有意思的事,你也不叫我”姜珩无所谓的笑了笑“一会给你一个展示的机会”姜瑜不明所以,站在一旁“飞禽射过吗”姜珩唇角勾起微笑“按箭矢命中飞禽数量计分”有的人捏着弓的手心已经出汗了,靶子和天上飞的可不一样啊“让我们的简亲王给你们示范一下”说着打开一个笼子,飞禽立马四散飞起。
姜瑜从容搭箭,眼神锐利,弓弦轻颤,箭如流星般追风逐电,连射三箭,三只飞禽应声而落,众人惊叹不已,心中暗自佩服“怎么样,这风头出的不错吧”姜瑜轻笑“有的已经上年龄了,你还让人家搭弓”姜珩摆摆手“君子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艺亦为文人之必备,非独武夫所长,今日一试,意在观其全才,非苛求也。”
示意侍卫打开所有笼子,飞禽纷飞,姜珩站上高台,目光如炬,挥手下令:“开始!”众进士屏息凝神,纷纷挽弓搭箭,尽力瞄准飞掠的鸟儿。一时间,箭矢破空声与飞禽惊鸣交织,场上气氛紧张而激烈。“不算太差”姜珩点点头“这些毕竟是过了武试的”姜瑜玩着旁边的杆子,上面是写着孟的旗,有些感慨,他曾带着这面旗征战沙场,历经生死,如今再看,心中百感交集。
终于结束了,依次把弓箭放了回去,有些疲惫,纷纷找记录自己的侍卫看分数,姜珩走下高台“行了,都先回去吧,下午考书法和绘画”听到书法与绘画,感觉天都塌了,这是考君子六艺啊,他们平日里虽习文墨,却鲜少精于此道,只能硬着头皮应对,毕竟他们总不能抗旨吧。
“五弟,赵嫱他们不考吗?”姜珩对他们的安排也有些头疼“他们不太适合,我是要给姜炜一个好的班底,赵嫱他们已经在朝了”两人说着往祈安殿走回。
早早的来到殿里,每张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笔墨纸砚,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众人依次落座“就写海晏河清,一炷香的时间,可以多次修改,交最终版就可以了”众人提笔蘸墨,凝神静气,笔尖在宣纸上缓缓游走,有人没写好换纸的声音嘈杂,其他人心里都有些烦躁,姜珩拿纸笔写出这四个字,笔力遒劲,墨色均匀,字迹工整而不失灵动,尽显大家风范,这是父皇手把手教他的。
姜瑜瞥见姜珩的字迹,有些阴阳怪气“谁教的啊,不会是父皇吧”姜珩无语“说的好像父皇没教过你一样,只是你不想学”“父皇连这都给你说”姜瑜轻哼一声,目光转向自己的宣纸,心中暗自较劲,笔下却也不由自主地认真起来“咱俩的谁更好看一点”喜滋滋的拿起自己的纸,与姜珩的字迹并列“父皇教的,咱俩还都不是很像啊”姜珩在纸上瞎画着“父皇都没教咱俩多久,只是有一点像而已”姜瑜闻言,嘴角微扬“还是我俩自己聪明,瞧这字写的多好看”两人相视一笑。
时间差不多了,众人陆续交卷,空气中墨香更浓。“画就以“玉兰花”为题,旁边记得题诗”姜瑜摇头笑了笑“这玉兰花是画出来你自己藏起来欣赏呢”姜珩慢慢的画出从前许如诗还在时的永乐宫,殿外的那一颗玉兰树开花时甚是好看,许如诗坐在秋千上,花瓣飘落在她肩头,画面温馨而生动。
姜瑜见状,心中一动,笔下勾勒出当年战场上的玉兰树,花瓣如雪,映衬着战旗猎猎。“咱俩风格都不一样,你说他们会怎么画”“看看不就行了”说着起身开始在殿内踱步,打量着每个人的画作,姜珩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一位少年画作上,只见画中玉兰树下,一位老者抚琴,花瓣随风轻舞,意境深远,令人心旷神怡。少年笔触细腻,将琴与花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只是他主次未分,抚琴的老者画的过于详细,略显喧宾夺主。
又看向别人,一位少女正轻拾花瓣,眼神专注,画面清雅脱俗。姜珩微微点头,心中暗赞其细腻笔触,只是背景略显单调,少了些层次感。继续前行,一幅幅画作各有千秋,有的雄浑壮丽,有的细腻柔美,每一幅都透着创作者的心境,画这个东西品不出来谁更好,艺术之美在于独特,而非优劣。拿回去让姜炜欣赏欣赏,看看他的审美偏向哪一种风格。
拿着他们所教的试卷回到书房,姜珩将试卷逐一铺开,看着画的同时也看着他们所提的诗,题诗对他们来说倒不难,文学功底都不差,就是风格太单一了,没有特别出彩的,大多拘泥于传统,缺乏新意。突然想起忘了考校张昭了“去丞相府传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