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珩离开后,永宁宫上下欢欣雀跃,十几年了,他们娘娘终于熬出头了,多年来未曾有过的热闹在宫墙内重燃,众人纷纷议论着即将到来的荣耀与变迁,赵贵嫔留下了眼泪,婢女珠儿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安抚道“娘娘苦尽甘来了,这是好事”赵贵嫔擦了擦眼泪,她还以为她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皇上会来她这里。
如今四妃她是够不上的,宜妃虽是罪臣之女,但生有皇长女,皇五子,妃位坐的稳稳当当的,淑妃是帝师的孙女,又育有皇三子,近些年犯过的错都被皇上揭过去了,自此,后宫也没人敢惹淑妃,只是四妃还空了两个,谁都想爬上去,可十几年了,宫中位分一直未变。
文德朝时后宫品阶众多,皇上嫌麻烦,又重新划分了,二贵妃,四妃,六贵嫔,贵嫔为主位,嫔,贵人,常在,答应无数,细细看来如今高位竟空出这么多,四妃只有淑宜二人,贵嫔也只有四人,锦贵嫔,丽贵嫔,婉贵嫔,加上她,只差两人贵嫔之位就满了。
后面的人想上位,也只能想办法拉下她前面的其中一位,可坐到高位的,又有几个蠢笨的,去年入宫的几个小姑娘,竟然去劫宠,劫宠也就罢了,劫的还是淑妃的,结果不难预料,淑妃岂是易于之辈,那几个姑娘的下场可想而知,皇上也丝毫没有给他们做主的意思,这些年她是看明白了,只要淑妃不谋害皇上,皇上便不会对她采取任何严厉措施,后宫流掉的孩子多少都有点淑妃的手笔,皇后放任,皇后不愿管,如今能生下孩子的也不是泛泛之辈。
眼看着诸位殿下要长大,他们的关系也慢慢疏远,都在谋划以后了,赵贵嫔笑着看着自己的孩子,皇上看着身体好着呢,她们也太过着急了,就算皇上突然驾崩,继位的也是太子,皇上给太子的班底是要什么有什么,谁能争得过呢,除非皇上不想让太子当了,随后摇头笑了笑,皇上这么疼爱太子,怎么可能废了他,自己还是好好养着孩子,等太子继位了,也能享享清福。这后宫的争斗太累了,但是她又不能停,怀孕的这九月,她是事故频发啊,幸好她机敏,才保住了自己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她没攀咬淑妃,就算她说了,皇上也会只给她定罪,没看冷宫有多少疯女人骂淑妃,赵贵嫔想起淑妃时,总感觉脊背发凉,她还记得那年淑妃带人直接冲向冷宫,给所有人灌了哑药,又在冷宫大闹一通,不少人腿都让打断了,皇上皇后都对此时没发表任何意见,她们更没人敢说了,经过此事,再也没人敢背地里说淑妃了,赵贵嫔心中暗自庆幸,至少目前,她与淑妃之间还维持着表面的和谐。
淑妃的手段,赵贵嫔是心知肚明,她宁愿保持现状,也不想招惹这位后宫的风云人物,宜妃听说早年也是跋扈无比,但自从家中出事后,性子收敛了很多,皇上也乐意去她那,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嫔妃,她却育有一子一女的原因,淑妃虽然高傲,但也不敢招惹宜妃,就算宜妃失宠了,总归还有那两个孩子在,尤其是皇长女,皇长女和太子一起长大,皇上也恩准她跟着太子学习。
看了看外面,幸好她生完孩子暂时出不了门,要不然淑妃不把她怼死,那一月皇上就进了两次后宫,一次是皇后那,一次就是她这里,因为这个事,请安时被她羞辱不止一次,后来看皇上不再来,才放过了她,如今自己又生了个男孩,她已经能看到一月后请安时淑妃对她的态度了。
叹了口气不再想太多,贵嫔,四妃,到了贵嫔之位,谁能不对四妃有想法呢,再生一个孩子或许能坐上四妃,随后苦笑,皇上不来后宫,她跟谁生啊。
跟赵贵嫔想得不错,淑妃确实念叨着她呢“皇上怎么突然给她升贵嫔了?”侍女想了想“赵贵嫔进宫也多年了,皇上可能看她可怜封个贵嫔”随后又狗腿的笑了笑“再怎么样也越不过您去,您是四妃之首,又有三殿下,除了皇后谁比得过您呢”淑妃不紧不慢地抚摸着手中的玉如意应了两声,算是认可她的话了“赵贵嫔不过是皇上一时的心血来潮,她若真能影响皇上的心思,这么多年早就不是今天这般光景了。”
淑妃话语间流露出的高傲和不屑,让侍女不敢再多言,淑妃看着窗外,要是自己早点进宫就好了,皇后之位说不定是谁的呢,苏云昭不过是国公之女,那比得上她的身份,可惜了,如果她是皇后,她的煊儿就是太子了,哪有如今的太子什么事啊,想到姜煊,淑妃吩咐奴才去看看他有没有在学习,身份跟不上,那就多努力,谁不想坐上那至尊的太后之位呢,她可是帝师的孙女,怎么甘心成为太妃。
姜珩回到祈安殿,依例拿过秘影堂对后宫的监视记录,含淑妃量极高,姜珩面不改色,没动太子就行“让皇后好好管着后宫,淑妃的事别插手”予安听到话退了下去,苏云昭听到姜珩的传话,面色顿了一下,随即恢复神色,送走予安后,坐在椅子上有些头疼。
淑妃搞掉了那么多孩子,害了那么多人,皇上却只处罚了几个贵人答应,自从淑妃的孩子长大后,淑妃是天天和她较劲,偏偏这些事皇上似乎都视而不见。她知道皇上对文正公的保证,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再如何,皇上都不会废后废太子,随她去吧,至于那些受伤害的,只能怪她们没本事了,躲不过淑妃的算计,拢不住皇上的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