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3章(1 / 2)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首页

---

## 随着西侧城墙外熊熊烈火升起,风中飘来的残叶与灰尘让城内居民纷纷掩鼻躲避,尤其是在东吴驻馆门前负责看守的小兵们满腹牢骚。

夜晚静谧,本以为鲁将军应该已经入睡。然而即便如此,几位哨卫仍小心翼翼前往更换衣装以免被上峰发觉他们疏漏职守的行为,因此低声议论起来。

「您看看那位安陆城主子多厉害,在这场以少胜多战斗之中巧妙布局火烧策略。」一位新卒赞叹地说。

另一位老兵回答: 「我也是听回来战友所说,大多数人不是被火烧死而是因中毒性的黑雾窒息而亡呢!」

「唉......想到从前大都督公瑾先生赤壁破敌的辉煌时刻多么让人钦佩。现在看来这位年轻的安陆侯也不亚于此,真可谓少年壮志,反观我们东吴......还是少谈为妙吧」

其中较为机警的老卒立刻打趣道「说话留点儿口德,这话若给都督听去了你这张嘴还能有下顿吗?」

于是其他人赶紧

在很多时刻,刘威心中不由自主地涌出一句感喟:

——『自作孽,不可活…』

或者更直接地说:

——『活该!』

可惜啊…”诸葛文叹了口气,深锁眉头,接着说道:“之前张羽赠送大都督燃烧瓶时,我还以为只是一般的火器,没想到有如此威力。现在回想起来,此事甚是蹊跷。这种破坏力极大的燃烧瓶为何张羽愿意赠予东吴?他自己不用留着?再说,这‘火器’价值连城,市面难得一见,张羽平素并不宽裕,这次怎么这般大方?”

诸葛文抛出一连串疑问,眼中闪烁思考的光芒。

这个问题令刘威心绪激荡。他缓缓起身,踱到窗前,望着远方,忧郁道:

“我本以为只有我和孔明能洞察孙刘联盟背后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是昔日的周瑜,还是荆州的关羽,或者是刘备和孙权,他们都不完全了解这一点。但现在……我发现,张羽竟然是继我与孔明后,第三个看透这个格局的人。”

“此话怎讲?”诸葛文急切询问。

“孙刘联盟的核心在于共同对抗曹操,这是维持联盟的基础。”刘威慢慢解释,“但如果一方强大而另一方不断受挫,这种不平衡会使得联盟瓦解,弱势一方可能会反叛。所以,要想稳定联盟,必须让双方都能发展壮大,而非一方壮大,另一方不断失败。这才是保持联盟的关键!”

确实如刘威所说……

历史上,东吴袭击关羽的背后原因正是因为关羽的持续胜利,导致东吴无力抗衡。联盟并未给予东吴任何实质的利益空间。因此,背刺关羽成为历史中的必然选择。

而刘备随后发起夷陵之战的根本原因是关羽之死。即便鲁肃不在了,只要有诸葛亮在,并且关羽还活着,他必定会尽力维系这个联盟,甚至不惜放弃荆州以换取局势稳定。

此刻,刘威意识到张羽正在以他的方式维护联盟,为这个局面努力。

“这就是张羽为何赠送五百个燃烧瓶的原因……原来大都督早看穿一切!”诸葛文茅塞顿开般感慨道,“难道他已经洞悉到这个布局?”

“这才是最让我担心的地方……他已经具备了诸葛孔明的视野。”刘威忧虑,“这样的人物,今日或许有利于联盟和东吴,但他未来的某个时刻可能成为东吴的心腹大患。”

诸葛文咬牙问,“所以大都督一直竭力促成公主和他的婚事……”

“唉……”刘威叹息道,“莫要在东吴提这件事情。如果孙大小姐知道婚姻被人拿来作交易,她的自尊受损难以估量。”

刘威突然想起什么,提醒说:“今后勿对外人谈论。若长公主知晓详情,怕不会善罢甘休。她并非轻易屈服之人。”

虽然张羽拒绝了这段婚姻,这一点足以令她记恨……

又一声长叹中,刘威为自己的决策感到懊悔:自己失算了,没能赢得一位女婿来稳固东吴内部势力。

似乎是察觉到刘威的情绪不佳,诸葛文迅速转换话题:“那五百个燃烧瓶交给骆统送去……不知东吴有人敢去投放吗?毕竟这需要巨大勇气。”

刘威沉吟片刻,“我在信中已向主公详细解释过使用方法和威力……我只希望,吴侯能找到一个英勇无畏的将领执行这个重要任务,打击曹军并改善淮南的战况。”

夜色下,青龙偃月刀闪烁寒光。鲜血随着关羽挥动飞溅四周,曹军将士纷纷北撤。关羽命令全军紧追不舍。尽管周仓警告敌军人数众多,但关羽不理会这些担忧:“乘胜追击,何惧人数劣势!曹贼亲口说过,溃散之军难成气候!”

赤兔马疾驰,关羽当先追上曹军队伍。每杀一人,便用大刀再次砍杀,鲜血染红战场。每当徐晃试图重组抵抗时,关羽总是迅速退回再继续攻击,使得敌人毫无反抗之力。最终这一场追逐,让徐晃几近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