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红蓝军对抗演习(1 / 2)抗战:穿越淞沪军阀崛起首页

两天后。

小青山营地外的一座小山头,战狼特战队开始进行磨合训练,各小队分为红蓝两方进行对抗演练。

红军作为进攻方,蓝军则是防守方。

蓝军占据着一座小山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红军要在蓝军的严密防守下,占领山头,任务艰巨。

战斗一开始,双方便使出浑身解数,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抗。

红军指挥官李胜利站在队伍前方,目光坚定,率先下令使用80mm迫击炮队对山上的蓝方发起炮击,试图摧毁蓝军的火力点。

炮手们迅速装填炮弹,调整炮位,随着一声令下,

“轰隆隆....”

炮弹精准落在山头上,爆炸声震耳欲聋,浓烟滚滚升起,将蓝军布置的火力点遭到毁灭性打击。

特战队炮手打炮的精准度非常高,又快又准,每一发炮弹都准确地落在目标区域。

李胜利看到山头阵地被炮火覆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心中暗自得意。

“一队,二队给我上,其余人,火力掩护。”李胜利大声下令。

“是,队长!”

队员们齐声回应,迅速行动起来。

红军主力40名手持冲锋枪的特战队员猫着身子,以三三战术快速向山头上的蓝军发起进攻。

他们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利用地形和掩体,灵活机动地向蓝军阵地靠近。

后方的队员则是迅速架起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勃朗宁M2重机枪,瞄准山头。

对,就是在大片中经常能够看到的勃朗宁M2重机枪,准确来说,在这个时代应该叫M2HB重机枪。

M2重机枪有火力强、弹道平稳、极远射程的优点,其后坐系统令其在全自动发射时十分稳定,命中率亦较高,是战场上的一大杀器。

【总重量:38.2千克(空枪)、58.2千克(连三脚架),

全长:1653毫米,

枪管长度:1143毫米,

弹药:12.7×99毫米(.50BMG),

口径:12.7毫米,

射速:450~580发/分,

枪口初速:930米/秒,

有效射程:1800米,

最大射程:2500米。】

山头上,一名特战队员迅速向张健进行汇报:“报告队长,红军发起进攻了。”

张健果断道:“好!弟兄们,立刻进入阵地准备反击。”

“是,队长!”

众人齐声回应,随即行动起来,快速进入阵地。

战壕内,士兵们迅速调整位置,枪口对准了山下的红军。

张健转头向身边炮手询问:“刚才找到红军炮兵阵地没有。”

炮手点了点头:“队长,通过计算,红军炮兵阵地大概在东南方向800米处。”

张健微微一笑:“好!等会只要红军炮兵再次开炮,给我以最快的速度干掉他们。”

“是,队长!”

炮手迅速转身离开,带着迫击炮小队寻找合适的开炮位置。

他们迅速找到一个隐蔽的位置,架起迫击炮,准备随时对红军炮兵阵地进行反击。

张健猫着身子小跑着来到阵地上,此时战壕内的士兵们已经准备完毕,三挺勃朗宁M2重机枪也已经准备就绪。

他趴在战壕边,目光紧盯着半山腰的红军队员。

看到红军队员已经摸到半山腰,他舔了舔嘴唇,吐了口唾沫,大声道:“弟兄们,给我狠狠的打。”

“哒、哒、哒……”

“突、突、突....”

阵地上轻重机枪齐齐开火,子弹如雨点般射向红军。

红军队员们在听到枪声的瞬间立马条件反射卧倒,举枪反击,然后迅速寻找掩体。

他们利用地形和掩体,灵活机动地进行还击,尽量减少暴露在敌人火力下的时间。

山脚下,红军队员也操纵着重机枪疯狂对山头阵地开火,试图压制蓝军的火力。

特战队员凭借着超强的单兵作战能力,不断地寻找机会,向前发起进攻。

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掩体,如岩石、树木、战壕等,进行灵活机动的作战。

虽然枪战打得非常激烈,但真正被击中的特战队成员却很少。

李胜利看到队员们在半山腰与蓝军展开激烈交火,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