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重生袁术:初临洛阳,揽才启幕(1 / 2)我是袁术袁公路首页

“我这是……在哪儿?”我猛地从榻上坐起,脑袋像是被重锤敲打过,剧痛阵阵袭来,眼前的世界天旋地转。待那股眩晕感稍稍退去,我才缓缓打量起四周。入目是古旧却不失华贵的帷幔,精致的雕花床榻,空气中还弥漫着丝丝缕缕的熏香,陌生又诡异。

随着意识逐渐清醒,混乱的记忆如汹涌潮水般涌入脑海。现代生活的琐碎片段与东汉末年袁术的生平走马灯似的交替闪现,我这才惊觉——我竟重生成为了袁术!那个出身“四世三公”袁家,却因骄奢、自负,在乱世中落得众叛亲离、吐血而亡悲惨下场的袁术。

“既来之,则改之。”我在心底暗暗发誓,绝不能让历史重演,定要在这风云变幻的东汉末年,为袁术改写命运,闯出一片截然不同的天地。我强忍着头痛,努力梳理着属于袁术的记忆。此刻正值公元182年,汉灵帝统治时期,表面上洛阳城依旧繁华昌盛,可实际上,朝堂被宦官与外戚搅得乌烟瘴气,卖官鬻爵之风盛行;民间百姓则被繁重的赋税徭役压得苦不堪言,对朝廷的怨愤与日俱增,一场撼动天下的黄巾起义正悄然酝酿。而我,袁术,刚凭借袁家的显赫家世来到洛阳任职,虽初来乍到,但袁家的威名便是我最坚实的依仗,也因此,身边渐渐聚拢了一些趋炎附势的门客。

“公子,您可算醒了。”一道轻柔且带着几分担忧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朴素布裙的年轻侍女,端着铜盆,正小心翼翼地看着我,眼中满是关切。从记忆里得知,她叫翠儿,是自幼便侍奉在我身边的贴身丫鬟。

“嗯,我无事了。”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平静,“翠儿,今日府里可有什么新鲜事儿?”

翠儿放下铜盆,福了福身,恭敬回道:“回公子的话,今日倒是没什么特别的,不过听说集市上有个壮士在卖艺,那身手可厉害啦,好多人都围过去看呢。”

我心中一动,在这乱世将至的当口,人才可是重中之重。一个能在集市卖艺引得众人围观的壮士,说不定有过人之处。“走,备马,我去集市瞧瞧。”我起身吩咐道。

不多时,我在一众随从的簇拥下,来到了洛阳城最热闹的集市。这里人来人往,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我们顺着人群的指引,很快便找到了那个卖艺的场子。只见场中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正挥舞着一柄大刀,虎虎生风。那大刀在他手中,仿佛没有重量一般,一招一式都透着十足的力量感,周围的看客们不时发出阵阵喝彩。

“好身手!”我忍不住赞叹出声。那大汉听到我的夸赞,收了招式,朝着我这边抱了抱拳,朗声道:“多谢公子夸奖!”

我仔细打量着他,只见他浓眉大眼,一脸的英气,浑身散发着一股豪爽之气。“壮士,你这一身武艺,不去投军报国,却在此卖艺,岂不可惜?”我走上前问道。

大汉苦笑一声,说道:“公子有所不知,我本是徐州人士,一心想要投军,可无奈家中老母病重,我为了给她治病,只好四处卖艺赚钱。”

听到他的遭遇,我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同情。“壮士,你叫什么名字?”我又问。

“在下纪灵,敢问公子尊姓大名?”大汉拱手答道。

纪灵!竟然是日后为我冲锋陷阵的纪灵!我心中大喜,面上却不动声色,说道:“我乃袁术,袁公路。壮士如此武艺,不如跟随于我,我定不会亏待你,还能帮你治好你母亲的病。”

纪灵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显然他也听闻过我的名声,对是否投靠我有些迟疑。我见状,又说道:“壮士放心,我袁公路虽不敢说有多大的能耐,但在这洛阳城,为你母亲寻个好大夫,还是不在话下的。而且,如今乱世将至,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时,跟着我,你定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纪灵沉思片刻,终于下定决心,跪地说道:“若公子真能治好我母亲的病,纪灵愿效犬马之劳!”

我连忙扶起他,笑着说:“好,从今日起,你便是我袁术的人了。”

带着纪灵回到府邸后,我立刻吩咐下人去请洛阳城最好的大夫,为纪灵的母亲诊治。同时,我又安排了一间宽敞舒适的房间,让纪灵母子安顿下来。

待一切安排妥当,我把纪灵叫到书房,与他畅谈起来。“纪灵,你对如今这天下局势有何看法?”我问道。

纪灵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公子,我一介武夫,不太懂这些大道理,只知道如今这世道不太平,百姓日子过得苦。”

我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没错。如今朝堂腐败,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百姓被压迫得喘不过气,一场大乱恐怕在所难免。我们必须早做准备,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

纪灵听了,眼中露出敬佩之色,说道:“公子高见,纪灵愿听从公子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以后,我们一起并肩作战,闯出一番大事业!”

收服纪灵后,我深知要想在这乱世中真正站稳脚跟,光有一员猛将还远远不够,还得广纳贤才,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智囊团。于是,我开始在洛阳城四处打听,寻找那些有识之士。

一日,我正在府中与纪灵商议事情,下人来报:“公子,门外有个自称阎象的年轻人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商。”

阎象?我心中一惊,没想到这么快就遇到了这位以后的大才。“快请他进来!”我连忙说道。

不多时,一个身着素袍,面容清秀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见到我,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说道:“在下阎象,字子忠(自己编辑)久闻袁公子大名,今日特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