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威力排众议,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朝着魏延所部猛扑过去之时,双方的将士们皆已杀红了眼,战况异常激烈,一时间难分胜负。
而此时,赵云正领着五千精锐骑兵疾驰而来,距离魏延所在之处不过二十余里。当探马来报称刘表军正对魏延发起猛烈攻击时,赵云闻听此讯却并未显得急躁冲动,而是稳稳地骑坐在战马上,微微皱起眉头,那双锐利如鹰的眼眸则冷静地扫视着周围的地形环境。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着,迅速对当前局势以及各种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权衡分析。片刻之后,一个极为大胆且精妙的作战计划已然在他心中清晰地浮现出来。
紧接着,只见赵云果断地扬起手臂,用力一挥,口中高喊一声:“随我来!”说罢,他便身先士卒,引领着身后那五千名剽悍的骑兵迅速改变行进方向,开始绕道前往刘表军的后方。
一路上,赵云丝毫不敢有半刻的停歇与延误,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要赶在敌人有所察觉之前抵达预定地点。于是,这支铁骑如同旋风一般,从西面巧妙地绕过了正在激战中的双方正面战场。
此刻,战场上的喊杀之声震耳欲聋,双方将士们舍生忘死的拼杀声犹如阵阵惊雷,将天地都震得颤抖不已。然而,正是借助于这般惊天动地的喧嚣声作为天然的掩护,赵云率领着他的骑兵部队得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了刘表军防线的后侧。
当樊城城墙上负责了望的士兵远远瞥见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时,一个个不禁大惊失色、惊慌失措起来。他们手忙脚乱地敲响警钟,并匆忙派人前去通知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王威将军。
现在双方已经交战两个多时辰过去了,如果是放在平时,赵云的这支轻装骑兵,断难如此轻易的绕过王威军的耳目,穿插于敌后。
恰恰是在今日,王威将所有的精力,所有的兵力都用于这场战斗,在他看来,这是一场唯一可以击败袁军的战斗。
正是王威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反倒给了赵云创造了可乘之机。
马蹄飞奔,沿途但遇王威军游骑的盘问,赵云眼神瞬间变得冰冷,手中长枪一挥,身后骑兵如饿狼般迅速将盘问之敌围杀。他们动作干脆利落,没有发出过多声响,尽量不暴露行踪。
当天赵云绕道敌后杀向王威时,王威也接到樊城里面军队的预警,他心中暗叫不好,急忙收拢军队。然而此时的战场局势错综复杂,士兵们杀得红了眼,一时间军令传达并不顺畅。
赵云双眼中,闪烁着狰狞的杀机,他没有迟疑片刻,一声暴喝,如同雷霆般响彻四周:“杀!”随即拍马杀向敌营。五千轻骑,如浑浊的河水,倾泻而出。
战马的四蹄飞奔,所造成的震动远远传来,仿佛要将整片战场都震得颤抖。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远远望去,宛如一片黄色的巨浪向刘表军后方扑去。
直到了这五千骑兵直奔后方,刘表军虽然已经开始防御,但还是很脆弱,场面无比的仓促。士兵们听到后方传来的马蹄声,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们匆忙转身,试图结成守御阵形。然而,尚不及完全布置好,数百先头敌骑已破营而入。
赵云一马当先,长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枪尖过处,将那些列阵不及的敌兵无情放倒。鲜血飞溅,惨叫声此起彼伏。身后的大批骑兵,如汹涌的潮水般冲破阵型,或是挥舞着长刀,或是挺着长枪,呼啸着涌入刘表后军。
五千轻骑,分为三道,从东西中三路同时对敌营发起进攻,借助着骑兵的速度,以及王威的疏忽,他们成功的打了敌人一个出其不意。顷刻间数千的刘表军卒,不是被斩杀,就是狼狈四散。
突袭成功的赵云,继续带着骑兵横冲直撞,如同猛虎入羊群,将刘表军的后方搅得一片混乱。
而此时,魏延的中军大营前,战况同样激烈。魏延的中军大营,营外原来掘有丈许深的沟壕,并设四重鹿角,是所有敌营中最坚固的一座营垒。
王威以三万士兵,从正面对这座坚固的营垒发动了强攻,这三万兵马中,还包括从两万精锐水军。这两万兵马,皆是久经战事之兵,他们曾打败过甘宁的江夏水军,士气高涨,其战斗力绝不逊于袁术的百战精兵。
双方的军队,已经交战僵持许久,士卒们皆已有所疲惫。王威军凭借人数上的优势,逐渐让魏延军渐渐处于下风。
令魏延感到焦虑的是,尽管他的战士们斗志昂扬,对敌人发起了最猛烈的反击,但随着营寨防御措施渐渐被破,他恐怕僵持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