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我和老张种的这种植物叫沙柳,沙柳是沙漠植物,也是极少数可以生长在盐碱地的一种植物。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枝条丛生不怕沙压,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是固沙造林树种首选之一。”
往日里有车队都是匆匆而行,难得有车队造访,老张老杨很高兴。
通过聊天,吴前了解到两位植树师傅都已经50岁了,大约从20年前开始在沙漠之中植树,一干就是半辈子,这份坚持和毅力实在令人敬佩。
“这么大的工程量就只有两位在忙活?”吴前想起外面那一片片的沙柳,而且这已经是两位师傅种下的第8片沙柳固沙地了,不敢想象这样的工程居然是两人忙活出来的。
说起这个,老杨尴尬的笑了笑,道:“在我们这儿,种树真的是比养孩子还难。乡亲们也都知道要保护环境,可沙漠中多是盐碱地,乡亲们每次看着自己种的树活不了,都很沮丧。所以大多数乡亲们都放弃了。怪不得他们,也就是我和老张傻里傻气才能坚持下来。”
“生态环境保护,就是贵在坚持。种树,就是播种希望。再难,我和老杨也要干下去。看我和老杨的身体情况,哪怕再干20年也不成问题呀,哈哈。”老张在地上磕了磕他的旱烟杆,喜滋滋的道。
老张和老杨并没有什么多大的愿景,没有想过要把沙漠变绿洲什么的,只不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每年都会往南侵蚀一定距离,他们想做的就是种下植物,延缓沙漠流动的趋势。
沙漠作为地球生态的一部分,并不是说没有了就一定好,各种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道理的。
“两位不是傻,是有大毅力的人,值得钦佩。我想拍摄两位植树造林的事迹,制作成一个宣传片,不知道两位愿不愿意?”吴前道。
之前吴前说起拍摄沙柳林地,林地就像老张老杨的孩子,能得到认可,两位师傅很是开心,但说到要拍摄他们俩,为其做宣传,就非常不好意思了。
老张道:“小伙子,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和老杨不值得宣传,你能提倡提倡植树造林,我们就很感久久萦绕在众人的心中。在世界上一些角落里,时时刻刻都有感人至深的事迹发生,只不过不为人知罢了。
老张和老杨看着逐渐远去的车队,心中感激,两人互望一眼,老杨走回屋子用几层塑料袋将钱包好,这是一份嘱托,一份信任。
离了沙柳林地后车队继续前进,一路上也并非是时时都有繁重的拍摄任务,需要同时动用八台摄像机的时候并不多,只有一些特殊的镜头需要“火力全开”。比如有几个从沙丘滑落的惊险镜头,为了争取一次过,不仅所有摄像机都开启了,6台航拍机也全部投入了拍摄,就这样还是重来了一次,耽误了近半个小时。
一些难度不太大的画面,在导演的指导、好莱坞拍摄团队熟练的技术、拍摄车辆驾驶员优秀的驾驶三方面之下都是一次过,采集到了大量的素材,这些都是留给后期的任务。
平时正常的行进过程还是老样子,就两台摄像机工作,偶尔放出航拍机采集一些空中画面和俯瞰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