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华亭的蒸蒸日上,长安那边是流连不利。
先是像去年一样,爆发旱灾,紧接着又是蝗灾到来。
铺天盖地的蝗虫,肆虐整个关中地带。
蝗虫过后,寸草不留。
庄稼还没长成,就被蝗虫吃尽。
今年肯定是颗粒无收,整个关中地区,人心惶惶。
不少人已经开始拖家带口,向长安涌去。
没有粮食了,肯定活不过今年冬天,何不赌一把。
毕竟长安是皇城,大唐的皇帝,肯定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
天灾伴随着,不少人趁机将罪名安在李二头上。
天子失德,煌神降临。
听到这个传言,李二在太极殿,直爆粗口,他知道是哪些人在作怪。
可惜身为皇帝,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发难就行的。
在这样情况下,李二吃蝗虫的典故,也就流传下来。
身在华亭的李泰只能望洋兴叹,他不是全能战士,什么都懂。
对于蝗虫,李泰小时候见过,还烤着吃过呢。
至于蝗灾?
李泰表示自己也不懂,或许从书本上能看到关于这方面信息吧。
李泰为这次蝗灾能做的,就是将在长安内香水,琉璃以及其他的收入,献给李二。
用这些钱买粮赈灾,当然自己也在江南这边买些粮食,到时让人送到长安。
可是别看新年后,是自己丰收的季节,可是在钱财上,并没有赚多少,大多是内部消化。
所有想买粮食,也买不到多少。
当然也有不错的消息,就是因为贞观犁的出现,大唐未受灾的地方,粮食产量比往年提高了三成。
若能利用好这三成粮食,完全可以顺利度过这个灾年。
可是马宾王却告诉李泰,想的太简单,别看多出三成,可这粮食到陛下手里,能有一成,那就不错了。
灾年,粮食必然涨价。
那些粮商,不,也可以说是世家,能放过这样赚钱的机会?
正在李泰感叹的时候,张庆生披头散发的闯进李泰的营帐。
李泰抬头一看,见是张庆生,不由心中一寒,难道自己的船队出事了?
若第一次远航,就造成大范围的死伤,以后谁还敢跟着出海。
李泰不等张庆生行礼,焦急的上前,扶住张庆生,急切道:“张校尉,出什么事情了?”
张庆生像一个妇人一样,梗咽道:“殿下,卑职犯错,出大事了!”
“快说,出什么事情了?”
“卑职南下的时候,忍不住,灭了一国!”
“嗯?”李泰抓着张庆生的手臂,不由松了下来。
继续问道:“除了这个还有其他事情吗?”
“没有了!”
说完之后,张庆生担忧的看着魏王,这次能救自己的就是魏王了。
若是在战争时,灭一国,你是英雄。
眼下张庆生带兵出海,护送商船,其实已经违规了。
只是因为是魏王的命令,加上又不在大唐境内,很多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发动战争,还顺便灭了一国,这意义完全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