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卫所扫盲变军校(1 / 2)将北伐进行到底首页

刘淮这几日的日子稍微滋润了一些。

但也只是稍稍罢了。

秋收入库之后,各地的百姓也闲不下来,在官吏的组织下来服徭役,新建立的卫所兵也不能闲着,由将领组织进行军事训练。

百姓自然是有埋怨的,但这一年的主基调依旧是发展,主力依旧是维修水利设施,所以当百姓看到有少量赏钱并且管饭后,也就没什么怨言了。

而卫所兵的任务除了训练之外,还要通过这次难得的青壮聚集,进行扫盲教育。

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实行起来就过于艰难了一些。

首当其冲的就是教书先生。

山东的穷酸书生其实不少,却也不是每个人都穷到一定份上,尤其是在忠义军治下,民生还算是稳定,大不了还可以找个账房先生的工作,何苦到军中去做事呢?

也因此,刘淮虽然提高了教书先生的待遇,却还是有几十人的缺口。

不得已,刘淮只能用记功升迁为诱惑,让军中的一批文书去做此事,算是勉强运行起来。

当然,事情的开始刘淮可以说了算,但在群策群力之下,具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这些精兵上阵杀敌在行,但用笔写字那是真的不成,学习速度慢的惊人。

但他们却不是那种管书生唤作‘萌儿’的纯粹粗人,他们也是知道知识的重要性的。

从军中退伍之人,能舞文弄墨的大多能得个官吏的好差事,而目不识丁的却只能领一笔赏赐回到家中当小地主,这些都是他们亲眼所见,做不得假的。

知识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即便自己学的很慢,也要让下一代人学会!

很快,各地军队大扫盲中就混进来许多半大小子,他们大多数都是官兵的子侄辈,大的已经十五六岁,马上就要成年;小的只有五六岁,还是拖着鼻涕满地跑的毛孩子。

这些孩子一开始还只是拿着个木棍,守着一盘黄沙旁听。但中国社会有个好处,那就是对于好学之人是有优待的,而且这种优待来自于包括官府、地主豪强、普通百姓的方方面面。

很快,这种情况就被各地官员上报到了节度府。

刘淮自然也不含糊,立即划拨了一批钱粮,并且定下规矩。

来听课的孩童,一律管一顿饭,旬日考试优胜的前十人,下一个月管两顿饭,赏百个大钱。

命令很快经由李通整理下达,但是这厮更加不含糊,规定在吃饭之前,卫所的军官们要带着这些半大孩子大喊三声‘谢魏公恩义,谢刘公恩义。’

要让这些学生知道这顿饭与受教育的机会是从谁手里获得的。

只能说尽显奸佞本色了属于是。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

听说管饭,各地的百姓自然也是坐不住的。

当然,成年人想要混饭吃,那就过分了,但是将孩童送过来,总能替家里省下一口饭食的。

若是孩子争气,成绩优异,每旬拿回一百个大钱来,那就真的是谢天谢地了。

因为授课的地方是各地卫所,卫所长官也都是刘淮的亲信,许多人当过刘淮的亲兵,所以不管是认同自家主将的理想,还是说想要做出些事业博得关注,很快,这些将领也参与了进来。

他们的文化水平也就是一般,但武艺高强,没有任何藏私的开始教孩童们练习武艺。

山东民风剽悍,习武成风,孩童们大多也跟着自家父兄练过一两手庄稼把式,倒也不排斥习武,因此在午后学习文化知识之后,再进行半个小时的武艺军阵操练也就成了常态。

毕竟是军事环境,孩童的父兄也都是精兵,同样参与操练,很快孩童们的军事训练就走入了正轨,竟然比学习写字还要快上些许时日。

刘淮听到各地汇报之后,颇有些哭笑不得之态。

卫所大扫盲到最后竟然能发展成军校的雏形,可真的让人出乎意料。

而且刘淮清楚的意识到,这其实与建立海贸一样,并不单单是赚钱或者扫盲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新的政治派系的崛起。

这些受过卫所教育的孩童之后会当官,行商,作战,会通过之前的教育经历天然抱团,形成派系。

政治派系的崛起,坏处自然是要争权夺利,但好处也是有的,他们成为了卫所兵的政治代言人之后,总不至于让卫所兵再落到南北朝世兵的那种境地。

且先看一看吧,新势力的登场,总还是个好事。

此时此刻,刘淮如此想着。

但历史的发展终归是人民大众所创造,而不是大人物拍脑袋拍出来的。

海州朐山县。

“渠帅,渠帅!”有个半大小子大声说道:“我都打听回来了!”

被唤作渠帅的少年抖了抖破旧的衣袖,大声呵斥:“小孙,他娘的别喊我渠帅,忘了此地的规矩了吗?叫我侯安远。”

小孙连连点头,显得颇为畏惧。

卫所敞开大门,让孩童参与进扫盲之后,朐山县里的游侠儿们也加入进来混饭吃。

这些人前身都是乞儿,在忠义军占据海州之后,施行了一系列恢复民生的政策后,这些乞儿要么去做学徒做工,要么到了乡下分了地当个农人,也有参军当个后勤马夫的,总归来说,原本的乞儿团体已经大大减小。

当然,这世界上还有一些人是不想安生过日子,唯恐天下不乱之人,就比如这群乞儿的头目侯安远。

作为当日带着一群乞儿将金国海州知州高文富用石子扔死的功臣,侯安远原本还是有一些前途的,但他却是个浪荡性子,只要了许多赏赐,分给麾下的乞儿之后,就继续带着一群恶少年厮混。

颇有一代新任黑帮大佬的雏形。

但是官府自然有自己的规制,尤其是像忠义军这种刚刚诞生的政权政治清明,知县高敞又是个循吏,在他的打击之下,侯安远不敢作奸犯科,一代黑帮大佬就此陨落,饭辙是一天比一天少。

没办法,侯安远只能带着几个亲信小弟,几个半大孩子到处寻活路。

然后他们听说卫所管饭,就以学习为理由,来到了卫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