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4章 辛辣反讽,圣旨自焚(1 / 2)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首页

第224章 辛辣反讽,圣旨自焚

此话一出,满场震惊。

皆难以置信地盯着老侯爷。

谁都没想到他敢竟打断皇帝的话。

是谁给您的胆子?

域外妖主吗?

还是您失心疯了?

一旦怪罪,可是忤逆大罪!

唯有玄明了然一笑。

明白镇北候是放飞自我了。

他与先帝相识于微末。

那时候陆公明只是一个江湖人。

先帝也隐姓埋名走江湖。

两人一见如故,携手闯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还结为异姓兄弟。

后来,陆家仇家上门。

陆公明与先帝携手斩敌。

没想到仇家背后有朝廷官员撑腰。

陆家崛起晚,非武道世家。

被栽赃嫁祸,很快锒铛入狱。

关键时刻,先帝表明身份,救陆家于危难,斗倒假公济私的官员。

陆公明感怀。

陆家上下均知恩图报。

从那时起,整个陆家投靠先帝,始终追随左右,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陆公明多次救先帝于危难。

最严重的一次,身中八十一刀,命悬一线却硬生生挺了过来。

先帝登基后,他摇身一变,成为近臣,风光无限,后来被委以重任。

拖家带口,远赴北境边城。

三代赤胆忠心,一待就是两百余年,终年吹风受冻,沙场厮杀却无怨言。

世间只传君臣相宜的佳话。

可来到边关才发现佳话背后的累累尸骨、腥风血雨。

陆家因先帝,个个不得善终。

到头来,子孙断绝。

先帝死了。

临死前还怕陆家不够惨。

又往前推了一把。

新皇也打算用赏赐粉饰太平。

镇北候看透了,也醒悟了。

可不就放飞自我了。

———

事实上,确如玄明所料。

镇北候在祠堂跪了两天两夜。

很多事上想通了。

新皇态度更令他坚定决心。

“大胆镇北候,竟敢以下犯上!”

怀锦公公厉声斥责。

他不想开口,可陛下看着,便不得不开口,否则,回到神都便会被问罪。

镇北候看了眼怀锦公公,看似在对他说,实际上是对新皇。

态度看似卑微,实则柔中带刚。

“微臣不敢。”

想到与先帝种种过往。

陆家,成也先帝,败也先帝。

镇北候对圣旨躬身行礼,语气谦卑道:“陛下乃社稷之主,老臣是哪个排面上的人物?岂敢违逆上意?

不过是心中不安,觉得自己德不配位,想请陛下收回成命。

老臣风烛残年,忝居镇北候之位两百余载,身无寸功,尸位素餐,以致家人离心,个个舍我而去,将士惨死,一一喋血疆场。

边城百姓十不存一。

边城人家户户缟素。

老母哭子,妻子丧夫,幼童失父。

老臣有愧。

老臣该死。

老臣有负皇恩。

活该我落一个断子绝孙的下场。

老臣这身老骨头,如今吃不了山珍海味,穿不了绫罗绸缎,就该终日受苦。

再担不起朝廷丝毫恩赏。

更不敢再劳烦陛下挂心。

此生只愿守在北山陵园,为满山英烈扫墓,给三峰十二沟的亡魂除尘。”

话落,全场寂静,落针可闻。

镇北候颤颤巍巍再起身。

解下腰间如意囊,双手奉上,交到怀锦公公手里,继续道:

“老臣无能,眼瞎目盲。

看不到边军将士粮草不足。

见不到边城百姓饥寒交迫。

只顾自己贪图享受,经常一掷千金,镇北候府两百余年积累都被我挥霍一空。

只剩先皇所赐丹书铁卷与这空荡荡、跟鬼屋似的宅邸,退还给朝廷。”

怀锦公公手指哆嗦,一张脸皱成老菊,抬头看了眼圣旨,见无反应即默认。

他只能硬着头皮,双手接过如意囊这块一块烫手山芋。

交出赏赐后。

镇北候身上轻松一半。

他自顾自地取出虎符,苍老手掌慢慢抚摸,像是在跟老友告别。

旋即决然交出。

“老臣统率镇北军两百余载,庸碌昏聩,上有负朝廷信任,下有负军民所托,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今交还虎符。

从今以后,世上再无镇北候陆公明,只有罪人公明。”

怀锦公公伸手接过虎符,一张老脸都快急哭了,他感觉自己太难了。

说完。

陆公明不等新皇搭话。

双膝跪地,连磕三个响头。

“微臣拜别陛下,愿陛下日后龙体康健,愿大玄江山千秋万代。”

咚咚咚,又是三个响头。

“草民公明叩谢陛下。”

说完不等新皇答复,他自顾自地起身,昂首阔步向前。

陆家不曾负过大玄。

公明老人心中无愧。